《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 1》李贽克罗齐_(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 1)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 1》是作者“ “最爱君””的倾心著作,李贽克罗齐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读的是历史,解的是人心

点击阅读全文

第 1 节 历史的势利

加载中…曹丕 加载中…杨坚 加载中…袁崇焕 加载中…林则徐 加载中…李鸿章 加载中…刘永福 曹丕只是个奸诈、荒淫的昏君吗?
说起曹操,后人褒贬不一:有人视他为枭雄,有人称他为大奸,不过总的来说,毁誉参半。
然而,作为曹操的儿子,曹丕就没有他爹那么幸运了。
不仅在政治上被批没业绩,甚至被冠上了阴险荒淫之名。
历史上的魏文帝曹丕,果真如此吗?
1拜小说和段子所赐,人们对曹丕篡汉普遍的认识大概是下面这个样子的:曹丕的父亲曹操,对内扫平了北方各路诸侯,对外压制南方的孙刘,功高盖世却以汉家丞相自居,虽然出格的动作很多,但始终没有行废立、禅代之事。
哪怕蠢笨的汉献帝在许昌玩衣带诏,曹操都没有对他动手,甚至一口气嫁了三个女儿给他,自己当起了外戚。
然而曹操一死,曹丕这个狡诈阴险贪权的变态狂就火急火燎地搞事情:魏王的位子还没坐热,就逼汉献帝禅让,送大汉入土,建立魏王朝……”曹操统一北方”,曹丕只是坐享其成,真的是这样吗?
初高中教科书里,早已把”统一北方”划为曹操的业绩,但事实上,所谓曹操的”统一北方”水分很大。
而曹操留给曹丕的,也不是一个可以乐享其成的江山:有两块地,名义上听曹操的话,但其实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而曹操对他们,也很无奈。
这两块地,一东一西,分别在两拨豪族的控制之下。
东边的即以青州、徐州为中心的豪族;西边的则是以凉州的敦煌、酒泉、金城为中心的河西豪族。
河西豪族对曹魏的主要威胁,在于勾结羌氐,隔绝西域并为乱西垂。
但不管怎么说,毕竟远离曹魏的统治中心,难成气候。
而青徐豪族就不一样了。
青州、徐州,距离曹魏的统治中心许昌、邺、洛阳一带,近在咫尺。
而青徐兵悍勇,一旦乱起来,曹魏可是吃不消。
于是对青徐豪族,曹操的态度”抚”字当头:你别闹事儿就行。
史载曹操”割青徐二州,委之于霸”。”
霸”,即臧霸,泰山华县人,打黄巾起家。
本附陶谦,陶谦死后曾助吕布攻曹,后又降曹,被曹操委任为二州之主。
既为地方豪强之一,又总揽该地的豪强,足见此人在地方上的影响力。
而青徐二州,也的确很不消停。
诸葛亮《后出师表》里说曹操”五攻昌霸不下”。
此处的”昌霸”,即昌豨,徐州豪强,东海太守。
而曹操去世后,青徐兵果然生事了。
史载:”会太祖崩,霸所部(即徐州兵)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
曹操一死,青徐兵居然骚动,一伙人擅自离开洛阳,不干了。
相当于给了初登王位的曹丕一个下马威。
当时曹丕的臣子,很多人主张发兵征剿,并更易青徐地区的长官,即”易诸城守,用谯沛人”。
曹丕不糊涂。
他深知此时自己的首要任务是继承王位,掌握要害,安定局面,再从长计议,以求解决之道。
如果此时动武,引起曹魏内乱不说,甚至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在青徐之外的地区引发更大的动乱。
所以曹丕用贾逵、徐宣等人的策略,以屈求申,抚而不剿。
代汉建魏之后,曹丕以”天命”代替”丞相魏王之子”来加强自己的权威,也同时开始张罗收服青徐之事。
首先是青徐官职的变动:曹丕称帝,百官多有晋升,而青徐豪族之首臧霸却未得升迁。
不仅如此,曹丕还累次提拔宗室曹休以防吴为名,总督青徐军事,位在臧霸之上。
曹休到任后,便着手排挤青徐豪族。
待曹休在青徐略有活动后,曹丕便趁吴蜀猇亭之战结束的当口,以孙权不质子为由,先后三次兴兵伐吴。
然而事实上,曹丕伐吴并没有做灭吴准备:第一次伐吴打得最欢,但曹丕根本没有要渡江灭吴的意思,后两次伐吴用兵广陵更是对吴”不寻战机”。
而从用兵的实际效果看,曹丕反倒以伐吴之名,把青徐的问题给解决了。
第一次伐吴,曹丕便趁机将臧霸明升暗降,趁机削夺兵权,令其去洛阳入朝任职。
而臧霸本人”无复他望,但欲终其天年,保守禄祚而已”,很乖地听安排了。
然而臧霸被调走后,青徐,尤其是徐州还是不稳。
于是曹丕第二次伐吴,率军进驻徐州广陵,”赦青徐二州,改易诸将守”,将青徐地区的官员大换血。
一年以后,曹丕卷土重来。
其时琅琊郡所属的利城在郡兵蔡方等人的鼓噪下叛乱,曹丕抓住机会,平定兵变又顺道”幸徐”,再至广陵,”耀兵十万”,震慑青徐豪族。
至此,青徐彻底收服,不再是曹魏的问题。
2作为一个国君,治理一个强敌环伺的国家,首要的一点是知己知彼:清楚自己的斤两,清楚对方的斤两。
这样才能捏对柿子。
在这一点上,曹丕做得很到位。
《三国演义》里说,曹丕曾趁蜀主刘备去世,兴兵五路伐蜀。
在正史里,这是没有的事。
曹丕对蜀汉,最多是占了孟达、刘封不和的便宜,收了孟达和上庸三郡而已。
而对吴,上面已说了,三次伐吴,志不在吴。
曹丕心里清楚,以目前魏、蜀、吴三国的国力,谁也吃不了谁。
任何两家大动兵戈,无非是便宜了第三家,而绝无鲸吞彼此的可能。
所以曹丕当政的七年里,曹魏对吴、蜀,局部战争有,但大规模冲突并没有发生。
然而曹魏的其他敌人,可就没有吴、蜀这么幸运了。
其他敌人?
除了吴、蜀,曹魏还有敌人吗?
有,当然有。
那便是五胡!
曹丕时期,威胁中原政权的胡人,主要是两部分。
一部分是西北的,常常与河西豪族勾结的羌氐;另一部分则是虎视曹魏北境的匈奴和鲜卑。
有赖于曹魏强悍的军事实力,以及一堆猛人的存在,西戎北狄在曹丕时期是妥妥的软柿子。
苏则,字文师,扶风武功(今陕西武功西)人。
演义里面没有这人,但这家伙懂内政,懂外交,还懂军事,典型的文武全才。
凉州河西之地,自曹操时代就不太平,当地豪强常常叛乱,边陲的羌氐也时常侵扰。
平定汉中张鲁后,苏则便受命安抚下辩(今甘肃成县)的氐人部落,后转任金城(今甘肃兰州)太守,镇守河西的东大门。
陇西李越叛乱,苏则率领羌胡军队平之。
公元 220 年,河西西平的麴演,张掖的张进、酒泉的黄华举兵叛乱,又勾结胡人,一起围攻武威。
武威太守毌丘兴向苏则告急。
当时郝昭等人的军队正在金城,但受诏只能驻守,不得西进。
而苏则却认为叛军虽盛但终是乌合之众,若急袭便可击溃,但若等朝廷下令发兵,恐怕就迟了。
所以便违诏发兵,不仅解了武威的围,还与毌丘兴一并剿平了叛军。
苏则后来因触犯曹丕被贬,但河西的局面并未因苏则的离开而恶化,因为当时总督河西军事的是另一个猛人,曹真。
与曹丕相似,在演义里,曹真也是一个被黑的角色。
然而历史上的曹真,可谓曹魏的常胜将军,不仅临阵指挥颇有章法,更具帅才,可统御三军诸将。
魏明帝时期街亭一战,张郃即在曹真的统筹下击败马谡,保住了曹魏西垂。
公元 221 年,河西胡人叛乱。
时为镇西将军的曹真统领诸将及州郡兵平叛。
史载:”讨破叛胡治元多、卢水、封赏等,斩首五万余级,获生口十万,羊一百一十一万口,牛八万。
河西遂平。”
自东汉末年断绝的河西走廊,至此再度打通。
次年鄯善、龟兹、于阗王各遣使奉献,曹魏恢复了中原王朝在西域的统治。
西边武功如此,北边也毫不逊色。
在梁习、田豫、牵招等人的努力下,无论是匈奴、鲜卑、还是乌丸,在曹魏身上占不到一点便宜。
鲜卑首领轲比能率众次次犯边,结果来一次被吊打一次。
史载”胡人胆破”,而曹魏”威震沙漠”。
曹丕时期的边功,固然与曹魏实力对西、北游牧民族尚处于优势,以及良将善战有关。
但倘若曹丕真如演义中所述,对吴蜀大动干戈,为了一统天下而用兵数年,恐怕曹魏再好的底子,再多的良将,对游牧民族的入侵都难以抵御。
西晋永嘉年间,由于帝国已被八王之乱掏空,五胡趁机入主中原。”
五胡乱华”一般从 304 年氐族建立成汉政权算起,一直到 439 年北魏统一北方,中原才算安定下来。
若非曹丕不以灭吴、蜀为功,而西拓北守,五胡乱华不用等到西晋永嘉年间,可能会提前 80 年左右发生。
3读历史有一大忌讳,即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
因为一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人们对九品中正制大多持否定态度,而对确立这一制度的曹丕,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夸赞之词了。
这实在是历史的误会。
虽然在今人看来,九品中正制有这样那样的弊端,然而在当时,却是一个创举。
先说这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此语出自西晋大臣刘毅(216—285 年)给晋武帝的上疏《疏请罢中正除九品》。
上疏的时候,距九品中正制确立尚不足 70 年。
在这封上疏中,刘毅列数九品中正制的种种弊端,请求废除并重新实施汉代察举制。
刘毅的主张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比如卫瓘。
但最终,晋武帝司马炎没有采纳刘毅的意见,而九品中正制,也在曹魏至隋确立科举制的四百年间,成为王朝主打的选官制度。
那么晋武帝为什么拒绝刘毅?
既然这制度这么烂,魏晋之后的皇帝、贤臣为何不废止它呢?
四百年间的君臣,都是白痴吗?
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而所有的原因,都离不开两个字:时局。
九品中正制,最早发端于曹操时期。
之所以要突破两汉时期的察举制,转而寻求新的选官办法,那是因为看似完备的察举制,在汉末已然变了味儿。
所谓察举制,简单地说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人才推选制度:通过乡里的评议,推选贤能之人入朝接受策问和考核,能者仕官。
察举制确立于汉武帝时期。
初创的时候,乡里评议尚能公正,察举制也确实可以举贤。
但随着时局的变化,察举制越来越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时局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世家豪族崛起了。
到东汉末年,九州分崩离析,汉朝已有名无实,而察举制则完全为地方上的世家豪族所把控。
换句话说,察举制”举上去”的人,大多是世家豪族看上眼的。
而这些举上去的人若做了官,不论入朝还是外放,也多是世家豪族利益的代言人。
官员对一个王朝的运行,何其重要,然而在晚期的察举制之下,最高统治者却几乎丧失了对官员选拔的话语权。
对此,曹操一家人是不开心的。
作为法家思想的贯彻者,曹操一向注重实际。
有两种人他最不喜欢:其一,能力差的人;其二,世家豪族。
他希望能找到一种办法冲破世家豪族对人才选拔的垄断,却又一直没太好的办法,所以所谓曹操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发端实际上只有”定品”。
问题只能留给自己的儿子解决了。
然而到曹丕时代,时局又变了。
曹操的家族,由于认了宦官干爹,以致名声一直不好,不被世人当作名门,曹操本人的施政对世族豪强也多是打压。
然而曹操的儿子,无论曹丕还是曹植,都喜欢结交士人,与世族打成一片。
尤其曹丕的拥护者司马懿、陈群、贾诩等人,皆有名望,是一方望族。
所以,曹丕的上台,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曹魏的统治者对世家豪族的态度,从曹操时期的提防、压制,开始向曹丕时期的合作转向。
在选官这件事上,曹丕的诉求很明确:以前那种”举谁”你们说了算,我是不答应的,但我也不会完全将”举谁”的权力收上来,我只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有一点存在感。
于是”中正官”出现了。
中正官的职责很简单:定品。
根据品级为贤才申请相应的官职。
中正官的产生,则由各郡长官推选,并由现任官兼任。
这样一来,曹魏家族就可以通过九品中正制影响官员的选拔任用了。
值得注意的是,曹丕时期的定品,不完全以出身而论,道德和才能也在考察之列。
毕竟曹丕骨子里跟他父亲是一个路子的。
于是很多有才能的人得以冲破地方世家豪族的屏障,走向仕途,而曹魏统治者与世家豪族的关系,也在这一制度下得到缓和。
不管从哪个方面说,曹丕所立的九品中正制都比察举制进步多了。
等到司马氏专权的时候,时局再变。
司马氏,河内大族。
司马懿兄弟八人,号称”司马八达”,名满天下。
司马家族本身就是世家豪族,所以到了司马氏手上的九品中正制,很快演变成了”察举制 2.0”:专门为世家豪族服务,定品时渐渐变为以出身为主了。
到了东晋南北朝,门阀政治兴起,经过司马氏加工的九品中正制成了门阀制度的好搭档,因而一直延续下去,直到隋唐因门阀的衰落才被科举彻底取代。
作为察举制和科举制的过渡,九品中正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毕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两汉的察举制已经不能满足政治需要;而世家豪族遍地,即使出现科举制也没有施行的政治基础。
曹丕时期所确立的九品中正制,堪称时代产物。
能顺时而为,当给曹丕记一笔才对。
4所以曹丕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说:”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前半句夸,后半句则委婉指出曹丕不够大度,也因此不能与”古之贤主”比肩。
南北朝人士颜之推说:”自昔天子而有才华者,唯汉武、魏太祖、文帝、明帝、宋孝武帝,皆负世议,非懿德之君也。”
有才,但品德不过硬。
总的来说,唐代之前史家学者对曹丕的评价还算中肯,既承认他的才能,同时也不否认他的道德污点。
然而自唐起,舆论开始转向了。
最典型的是唐朝史家刘知几所言:”文帝临戎不武,为国好奢,忍害贤良,疏忌骨肉。”
没一个好词。
到了宋代,对曹丕的评价也是一路走低,如范仲淹说:”魏文帝宠立郭妃,谮杀甄后,被发塞口而葬,终有反报之殃。”
家事都被翻出来说了……明代之后,由于《三国演义》的助攻,曹丕的形象就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了。
然而最早黑曹丕的还不是《三国演义》。
早在刘宋时期,刘义庆所编的《世说新语》,就已经把曹丕黑得够戗。
在《世说新语·贤媛》里有这样一段记载:魏武帝崩,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
及帝病困,卞后出看疾。
太后入户,见直侍并是昔日所爱幸者。
太后问:”何时来邪?”
云:”正伏魄时过。”
因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
至山陵,亦竟不临。
曹丕把父亲曹操的宫人全收了,惹得卞太后大怒,痛骂病中的曹丕死了活该,以致曹丕去世,卞太后都不曾再探视亲儿子一眼。
从《世说新语》的这段记载开始,”荒淫”成了曹丕甩不掉的一个标签。
然而《世说新语》,是小说啊……曹丕,冤不冤?
中华第二帝国的开创者,史上最被低估的皇帝公元 601 年,天下太平无事。
整个东方世界,只有两件八卦可记。
一件是,高丽僧人把口红传到了日本。
还有一件是,隋文帝杨坚被老婆气得离家出走。
这一年,60 岁的老皇帝临幸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宫女。
事情被老妻独孤皇后发现,小宫女被活活打死。
听到这个血腥的消息,杨坚龙颜大怒。
然后,骑上一匹马,往帝都城北方向驰去,一直到了山谷间二十余里,仍不回头。
看样子是连皇帝都不想做了。
大臣们一时都慌了,高颎、杨素一路追赶,终于在山谷里追上了,堵住去路,苦苦劝谏。
杨坚委屈得要命:”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
意思是,临幸个宫女都不行,做皇帝还有什么意思?
高颎劝道,陛下身系家国社稷,怎能因一妇人而看轻天下?
似乎一想起天下百姓,杨坚飙升的荷尔蒙就消退了。
他怒气渐消,据说待到下半夜就返回宫中,继续做那个”不得自由”的皇帝。
1古代史官写东西总是惜墨如金,特别是关于帝王生平的篇章,把丰功伟绩写完,文章也该收尾了。
但凡八卦花边无关宏旨,一概略过。
杨坚被老婆欺负这件事,竟然被记了下来,还写得这么详细。
每次读史书,看到这里,就总觉得有点蹊跷。
写这件八卦到底要说明什么呢?
有两点值得思考:第一,为什么大臣一劝谏,杨坚就听?
是在证明杨坚是个从谏如流的好皇帝吗?
第二,杨坚为什么感慨自己的皇帝做得不自由?
是说他受外部约束或者自我约束很严格,丝毫不敢任性吗?
接下来,我跟大家仔细分析一下这个事情。
杨坚这个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感比较弱,感觉被严重低估了。
如果皇帝也像演员可以划线的话,杨坚可能会被划入二线皇帝的序列,地位和知名度远低于嬴政、朱元璋、李世民这些一线皇帝。
但实际上,杨坚绝对是一个实力派皇帝。
他开创的制度,影响了中国历史多少年。
隋朝以后,历代皇帝都在拾他的牙慧。
而这些,在杨坚那里,只能算是小目标。
更大的目标都被他实现了。
建国才两年多,也就是公元 583 年左右,隋朝就打败了头号强敌——突厥。
乘着这股气势,杨坚心中已经勾画了一幅世界性帝国的蓝图。
要知道,中国上一次成为东方世界的中心,还是在汉武帝征讨匈奴胜利之后,到杨坚在位时,已经过去 600 多年了。
即便从西晋衰落后,中原政权被周边异族政权狂虐算起,到此时,也接近 300 年了。
这数百年间,没有一个大国构建起政治与文化的权威体系,导致各民族、国家间交相征伐,弱肉强食。
到头来,受苦受难的,还是各政权治下的百姓。
杨坚带领中国重新崛起,结束了战争,结束了杀戮,功德无量。
隋唐两代被称为中华第二帝国,是继秦汉之后崛起的新帝国时期。
作为中华第二帝国的肇建者,杨坚称得上是伟人。
2每一个开创伟大功业的皇帝,在私德、作风或手段上总会留下争议。
比如嬴政、朱元璋的口碑都不好,都以残暴出名。
伟人饱受诟病,似乎是历史的常态。
但杨坚似乎是历史的例外。
是杨坚这个人特别好,既雄才大略,又不凶残狭隘吗?
不是。
主要是因为他比其他皇帝高明了一点点,善于给人营造好印象。
他要搞什么大新闻,都不会以朕的名义进行,而是无限扩大民意的基础,以人民、臣下的名义行事。
搞得好像就连他登上帝位也是被逼的。
公元 581 年正月,杨坚让人替北周静帝写好退位禅让诏书,送到他的王府。
然后,还假装不知情,假意再三推辞,最后才接受了大家的拥戴,穿上龙袍,登上心仪已久的宝座。
这种体面的夺位方式,无形中淡化了权力转移的残酷性。
统一全国后,杨坚知道,以自己的功业在历史上绝对排得上号了,得搞点什么仪式来匹配这不世的功业才行。
大臣溜须拍马惯了,皇帝放个屁都秒懂他想表达什么,于是恭维隋文帝德配天地,再造太平盛世,鼓动他封禅泰山,树碑立传。
杨坚却欲擒故纵,严词拒绝,说凭我这点德行,还不配封禅泰山。
以后谁也不准提”封禅”两个字。
听听,真的是一代明君,堪比尧舜。
然后,他真的不提”封禅”,换了个词儿”东狩”,还是去了一趟泰山。
理由是经不住大臣们的一再劝告!
被独孤皇后气得离家出走那一次,也是要大臣劝着说”以天下苍生为重”,才觉得找到了台阶,趁势回宫。
这些戏码,君臣配合得天衣无缝,看得出平时没少排练。
隔着一千多年的时光,我们仿佛都能听见杨坚的内心独白:你们劝我呀,劝我呀,朕从谏如流,会听的。
3如果说大臣的苦劝与杨坚的听劝是一场约定好的政治秀的话,那么,杨坚说自己”不得自由”则可能是一句真心话。
还在做北周的国丈那会儿,他就权势很大,面临的风险也很大,时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得自由。
他的女婿,北周宣帝年纪轻轻,虽然比较昏庸荒淫,但还是能感受到杨坚对自己的威胁,而且严重怀疑杨皇后就是杨坚安排在自己身边的间谍。
有一次,宣帝心情不好,威胁杨皇后说:”我早就看你爸不顺眼了,明天就灭了他。”
几天后,宣帝召杨坚入宫,事先埋伏下刀斧手,下令说杨坚如果有任何心情紧张的表现,就直接做掉他。
杨坚来了,举止自若,毫无异样。
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当了皇帝后,杨坚也很辛苦。
私人生活被独孤皇后困住,不得自由只是一种表象,更深层的是,他被国家政务困住了,大小决定都要自己拿主意,以至于废寝忘食都干不完。
他被迫成了一个工作狂,没有私人时间。
这么勤政的好皇帝,难道不应该表扬吗?
别人看不透,但著名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却早看透了。
李世民曾问大臣萧瑀,杨坚这个皇帝做得怎么样?
萧瑀把杨坚大大吹捧了一通,说隋文帝这个人不纵欲,长时间工作,深入基层,吃工作餐,简直是君王勤政的典范。
没想到李世民大摇其头,一点儿都不赞同:”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
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
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
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唯即承顺而已!”
就是说,杨坚这个人对人性悟得太透彻,知道人心叵测,他通过篡夺女婿的皇位建立隋朝,怕有人也觊觎他的皇位,重演他的故事,于是干脆谁也不相信。
他居高临下,自己把自己放在了什么都懂的位置上,不得不事必躬亲。
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对于皇帝来说,哪怕十件事判断错了一件,执行下去就是滔天恶浪。
他刚愎自用,格局狭隘,日子久了,旁边的人只拣他喜欢听的说。
表面上他能与臣下对谈,实际上什么也听不进去。
说白了,杨坚所谓的”不得自由”,就是权力欲太强。
这个世界上的工作狂,其实跟杨坚都是同一种性格。
4早年在北周的惊险经历,一定程度上练就了杨坚的个性。
这就是,当皇帝,城府要深,演技要好。
这样才不会被近臣摸透,才能对臣僚进行控制,而不被他们反控制。
历史上那些被大权臣或大阉宦操弄的成年皇帝,基本上性子都太直,喜怒哀乐形于色,很容易就被利用。
尤其是明朝中后期大多数皇帝,都很任性,很率真——我就爱扮大将军打仗,我就喜欢闭门炼仙丹,其他我不管——权臣阉宦最中意他们服侍的皇帝直来直去,有句话叫”不怕你有原则,就怕你没爱好”,正是这个道理。
这些皇帝在权力手段上的致命弱点在于,不懂得演戏。
杨坚不一样,他在这方面很有天赋,天生是个好演员。
他可以做到这样:我虽然喜欢,但我偏说不喜欢;我虽然不喜欢,但我偏要表现得很喜欢。
看你们怎么办?
他变幻莫测,猜忌严苛,底下的大臣根本无法真正熟悉他,看破他。
他可以前一秒对大臣许诺加官晋爵,后一秒就在金殿上对其实施杖责,也许只是某句话让他感到不爽,直接翻脸不认人。
他甚至嫌执行杖责的人下手太轻,怀疑他们手下留情,于是下令将行刑者推出去斩首。
如此一来,行刑者无不狠如虎狼,所以经常有人当堂死于杖下。
然后他又突然表演仁慈,让人把木棍从金殿上撤走。
过了段时间,他又想打人,就假装忘了这事,大吼一句:谁把棍子拿走的?
是谁?
更可怕的是,他还擅长搞钓鱼执法,经常派人向一些官吏行贿,发现有人受贿了,直接处以极刑。
他对老百姓也经常飙演技,时而宽厚得可以跟民众同行同吃,时而又荒唐到连民间大点的船只都要没收,理由是大船可能被用来藏匿奸党。
总之,杨坚一直在揣摩一件事,那就是怎么演好皇帝这个角色,最好是演绝了,直接拿个影帝。
5杨坚一生最成功与最失败的戏,是同一场戏。
在这场戏里,他表演节俭。
节俭到什么程度?
他吃饭不过一肉,旧衣服缝缝补补照穿,车子破旧了也不换,大臣进献绫罗绸缎,他当场烧掉。
可以说,节俭到把自己感动哭了。
他不仅自己节俭,还要求家人亲属节俭。
太子杨勇适度奢侈了一把,直接被他黄牌警告,后来被罚下场,撸掉太子身份,与这次警告也有点关系。
他不仅要求家人亲属节俭,还要求百官节俭。
其实也不用要求,大臣们一看皇帝好这口,都”自觉”地节俭起来。
你想啊,皇帝都对自己这么狠,大臣们能对自己仁慈吗?
还不是一个个苦修演技,不把自己弄得跟半个月揭不开锅似的,就不要在大隋影视圈混了。
他在本人节俭的同时,也舍不得让老百姓过上较为富足舒服的日子,紧紧守着国家的财富,死活不让肥水外流。
所以,老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还是过着紧巴巴的苦日子,没能分享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
甚至,在关中百姓遭遇灾荒、生活难以为继时,他仍不肯开仓赈灾,而是任凭一队队饥民艰难地踏上逐粮洛阳的苦旅。
难怪明清之际的大儒王夫之看杨坚不爽,一语道破,说:”隋文帝之俭,非俭也,吝也。”
就是说,杨坚不是节俭,他是吝啬。
吝啬跟节俭是两回事。
节俭,用来要求自己才叫节俭,用来要求别人就叫吝啬。
如果还利用手中的权力,上纲上线,上到法律层面,穿得好看了,杀;吃得太好了,打……那这样的社会就更可怕了。
很不幸,杨坚就是这样一个人。
你只要查清楚人家的实际收入够不够得上他的消费力,有没有贪污腐败搞非法创收,就可以了。
不要用法律与道德去制约一个人的消费习惯,是不是?
我再多说两句:节俭是一种美德,很好,但是,适度的奢侈也不全是坏事,还可能是整个社会进步的阶梯。
一个没有消费**,没有炫富追求的社会,迟早会陷入发展的困境。
不追求奢侈,也就不崇尚打拼,这个社会终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2年9月17日 am11:12
下一篇 2022年9月17日 am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