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 1》李贽克罗齐_(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 1)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 1》是作者“ “最爱君””的倾心著作,李贽克罗齐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读的是历史,解的是人心

点击阅读全文

第 2 节 帝国「首富」系列

加载中…沈万三 加载中…胡雪岩 加载中…伍秉鉴 加载中…桑弘羊 帝国首富往事:朱元璋为何要干掉沈万三家族?
明朝嘉靖年间,浙江嘉兴县一位进士花了 23000 两银子买了个小京官,当时人把这种花大价钱买来的官叫”沈万三官”。
这就好比我们现在看到有个不那么低调的小土豪露出皮带,也会说:”哎哟,许家印同款。”
沈万三是元末明初的大富商。
在网上,他有时候被称为元末明初的马云,有时候被称为元末明初的王健林,最新的称呼则是元末明初的许家印。
谁叫中国的首富换得太快,而他才是永恒的首富。
在江浙一带,沈万三是超级大富豪的代名词。
在山东等地,他被当作**,张贴在各家门户上。
无论历史还是当下,”首富”作为观察社会的一面镜子,往往真实得吓人。
1关于沈万三的身家,有一个记载说是”二十万万”。
有好事者经过换算,说这一身家相当于好几个现在的首富。
沈万三最辉煌的时候拥有苏州城半数田地,协助朱元璋修建南京城一半(有说三分之一)城墙。
叫他”沈半城”,毫不夸张。
人们想要八卦的是,首富的钱从哪来?
或者说,一个超级富豪是怎么赚到第一桶金的?
这种心理,跟社会财富转移的隐秘性相关。
富人发家如果纯靠能力、眼光以及透明的市场规则,那是人人看得到的,也就没有八卦的必要。
沈万三的财富来源很神秘。
他的父亲擅长施肥灌溉,置地种田,干得不错,积累了一些家产。
沈万三及其弟弟沈万四子承父业,但充其量只是个富农,撑死了是个小地主。
这样的富农、小地主在江南地区,一抓一把,”首富”宝座怎么偏偏就轮到他坐呢?
富农、小地主沈万三几乎是一夜暴富。
就像是一匹黑马,闯入了胡润的视野。
没有人能弄懂他的财富从哪来,只能进行神秘化解读。
这些解释包括:沈万三挖地挖到了金矿;学会了点金术;行善救了一批青蛙,得到了聚宝盆……总之人们猜测他的财富不是降自天上,就是涌自地下。
还有一种说法,说他的财富来自富豪陆道原。
陆晚年散财避祸,把巨额家产分给了沈万三,自己做道士去了,深藏功与名。
时值元末乱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打土豪分田地。
富豪们又没办法移民,很容易因财招祸。
有些富豪看透历史大势,散尽家财求平安。
当时的大画家倪云林就放弃了家财,漂泊江湖。
这个故事比点金术、聚宝盆之类的荒诞传说靠谱,但不一定可靠。
每一个富豪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沈万三也不例外。
当人们开始八卦他的财富之时,他知道需要为自己的财富找到一种合理的来源解释。
所以,不排除他本人参与了散播上述说法。
在我们这个时代,一个人突然登上富豪榜,甚至成了首富,他也会高兴并紧张社会舆论。
他的智囊会帮他找来主流媒体记者,解释他怎么凭能力赚到大钱的,尽管这些解释十有八九隐瞒了关键环节。
不过,沈万三的第一桶金故事至少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冒险的商人。
从古到今,这是任何一个超级富豪必备的个人素质之一。
当别人散财求平安的时候,他反其道而行,相信富贵险中求。
有了第一桶金,就有了以后的首富。
沈万三走多元化的企业经营之道,其中最来钱的生意有两种:放贷与外贸。
传说朱元璋曾给沈万三一文钱,让沈帮他钱生钱,每日翻番,以一月为期。
沈毫不犹豫接了单,回去越想越不对劲,姓朱的把我当猪头吗?
1,2,4,8,16……一个月翻下来,天文数字啊。
这个事同样不靠谱,但可以说明高利贷是沈万三商业帝国的主业之一。
明人笔记《云蕉馆纪谈》记载,沈万三”变为海贾,奔走徽、池、宁、太、常、镇豪富间,辗转贸易,致金数百万,因以显富”。
可以看出,沈万三登顶富豪榜,最主要还是靠海外贸易。
当然,他不像前首富王健林,他不做海外投资。
元朝鼓励海外贸易,沈万三踩到政策的关键点,从而享受了政策**,定一个小目标,先挣它一个亿。
1356 年,张士诚攻占苏州。
这个私盐贩子出身的新霸主,知道外贸的重要性,设立市舶司,继续元朝的开放政策。
沈万三家族从财力上支持张士诚,换取政治上的靠山。
这名老资格的”海贾”在张士诚统治苏州的十余年间,稳坐富豪榜首席。
但这也为朱元璋上台后沈万三家族遭受打击埋下伏笔。
2朱元璋最终赢得天下,沈万三在政治投机中押错了宝。
明朝肇始,沈万三方才凭借老干部的敏感意识到,曾经支持朱元璋的死对头,现在成了洗刷不掉的”历史问题”。
他的第一反应是,必须马上重新站队,向新主表示诚意,让对方知道自己已经触及灵魂,洗心革面,痛改前非。
多种史籍记载,进入明朝,沈万三家族积极助饷犒军,协助朱元璋营建新都城。
各种紧跟新主的节奏,但求博得一个政治正确。
朱元璋是穷苦出身,对富豪怀有天然的仇恨心理。
再加上元末以来,江南士绅富豪对明政权深怀芥蒂,以致朱元璋曾无奈感叹:”张士诚小窃江东,吴民至今呼为张王。
我为天子,此邦呼为老头儿。”
江南地主富豪此前宁可拥张而不愿站在朱一边,双方关系紧张。
最为关键的是,朱元璋不是大度之人,而是气量狭小的君主。
沈万三们的财富保续,因此大成问题。
沈万三能够与权力进行交易的,除了钱,还是钱。
他以商人的精明,希望重复前朝的致富故事。
然而,用力太猛了。
作为首富,沈万三曾组织两浙大户主动纳税献金,用于新王朝的日常开支。
朱元璋修筑南京城,沈万三以一家的财力承担了三分之一的筑城任务。
为了进一步表达诚意,这个富可敌国的首富主动提出要给朱元璋的军队发饷。
朱元璋反问他,我有百万军队,你发得过来吗?
沈万三回答,每人发一金,没问题的啦。
就在犒军这件事上,沈万三犯了政治大忌。
天子的军队又不是国家足球队,岂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劳军发饷?
萧何当年拿出自己家里所有的财产资助军用,刘邦很不高兴。
后来,萧何不得不多买田地、贪小便宜,引得沿路都是告状的老百姓,刘邦才放心下来。
沈万三要是多读点历史,就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了,可惜啊。
首富也要多读书,多学历史。
总之,朱元璋暴怒,说沈万三是乱民,要把他拉出去砍了。
马皇后赶紧劝谏,说一个人富可敌国,这个社会仇富的人多了去了,上天自然会灭掉他的,不用你亲自动手啦。
马皇后这句话绝对是真理。
从古到今,我们社会就在崇拜财富和仇视富人的怪圈里打转,几千年都出不来。
一个首富诞生了,大家都膜拜叫好;同样一个首富倒下了,大家还是拍手称快。
朱元璋听了老婆的话,没杀沈万三,将他流放到了云南。
3沈万三出事,并不是沈家财富传奇的终结。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沈万三的财富积累至少荫庇沈家三代人的荣华富贵。
不过,看看沈家人的表现,就知道这个曾经的首富之家难逃朱氏政权的二连击、三连击。
那是洪武二十一年(1388 年),沈万三已过世多年,沈家姻亲、官居正三品的莫礼过访沈家,结果惊呆了。
你看这家人的日常器用:一般暴发户用金银器皿,沈家做宴席用刻丝(丝绸中的精品),用紫定器(定窑中的至尊),连筷搁都是羊脂玉做的。
莫礼也算是出身于富豪排行榜上的家庭,什么大场面没见过,但他还是被沈家的奢华震住了。
他随即想到,这家人真是富贵惯了,一丝政治敏感性都没有,现在举国上下打击豪强,还这么不知收敛,恐怕很快又要惹祸上身了!
从沈万三开始,这家人做生意有一套,应付政治却很没水平。
与沈家不同的是,明朝开始后,一些有远见的富豪跟元末乱世一样,散财避祸。
当时有个段子说,嘉定一个富户问刚从京城返乡者的见闻,那人对他说,皇帝作了首诗:”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富户一听,马上警觉起来,随即安排把家产托付给仆人,自己买舟带着妻儿漂浮别处去。
不到一年,江南的富家大族几乎都难逃厄运,这个政治嗅觉敏锐的富户却获得善终。
朱元璋对江南富族的打击是逐步推行的,先是课以重赋,再则没收其田地作为官田,然后是强制迁徙、流放;最后放大招,利用”胡党””蓝党””空印案”等政治案件,借通党之名,全力打击江南地主富绅势力。
每一次政治大案,被牵连的富商大户都达数万人。
洪武二十六年(1393 年), ”蓝党”案发,沈万三的儿子、女婿、姻亲等人都被牵连进去,要么抄家,要么流放,要么被诛。
连几年前发出预警的莫礼,也没能逃脱。
这次打击对沈家是致命的,曾经的首富之家,急剧衰落。
同时代人找到周庄沈万三家,看了看,不觉得房子宏伟,感慨说不过是中产人家罢了。
帝国首富胡雪岩:李鸿章为何要整倒他?
话说,西晋首富石崇临死前被装在囚车里,他感慨地说:”这帮害我的奴才,是想吞我的家产啊!”
负责押送他的人便问他说:”早知道是家财害了你,干吗不早点散财呢?”
石崇答不上来。
因为他至死都没看明白,他的死,固然与财富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政治——他所倚靠的贾后家族倒台了,赵王司马伦要清除异己,作为外戚贾家党羽的石崇,当然得跟着死。
这个首富,死得太不明不白了。
石崇死后 1500 多年,有一个帝国首富因政治而兴,也因政治而败,身家一度达上千万两白银之巨,最终却落得家财散尽、含恨而死。
他,就是大清帝国的首富胡雪岩。
1大清光绪九年,公元 1883 年,大清帝国与法国为了争夺越南的宗主权开始干架了。
这时,远在江浙一带的帝国首富,从放牛娃出身的巨贾胡雪岩刚好 60 岁。
没读多少书却聪明绝顶的胡雪岩没想到,这相隔几千里的一场战争,即将把他卷入一场毁灭的漩涡。
60 岁,身家至少上千万两白银,作为帝国亦官亦商的首富,胡雪岩还身兼着布政使、江西候补道的官职,同时被御赐二品顶戴、赏穿黄马褂。
他能得到这些官职和御赐的荣恩,与晚清重臣、湘军名将左宗棠的推荐深有关系。
胡雪岩会钻营,能做上帝国的首富,跟他会巴结浙江巡抚王有龄、闽浙总督左宗棠关系很大。
作为一个从放牛娃、钱庄伙计出身,来自古徽州的小伙子,胡雪岩学习徽商的经营方法很有一套。
他先后依靠着王有龄、左宗棠的关系,经办浙江全省钱粮、军饷,又为左宗棠筹办军饷,购置军火,帮助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兼管福建船政局。
加上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出口,经营药业,收取清**跟洋行的借款回佣,一时间,胡雪岩要说自己是首富,大清国还没人敢说比他更富裕了。
可就在这时候,政治的漩涡也离他越来越近了。
当时,剿定太平天国后,湘军势力坐大,尽管曾国藩主动裁撤湘军,但左宗棠等湘军将领势力仍然不断壮大;同时,李鸿章的淮军势力也不断崛起。
对于清朝的主子来说,太平天国虽然已经平定,但北方捻军仍在叛乱,天下纷扰,剿灭乱匪需要汉人的军队,但坐视他们壮大,也是帝国心中的隐痛。
因此,清廷想出法子,让湘军与淮军的势力相互牵制,如此,既可维系帝国的安宁,又可制衡汉人的势力。
由此,湘军的后起之秀左宗棠,自然与淮军的领袖李鸿章,杠上了。
2帝国首富胡雪岩,是左宗棠的人。
早在大清同治元年(1862 年),胡雪岩就获得了当时新任闽浙总督左宗棠的信赖,被委任为总管,主持浙江全省的钱粮、军饷,使得他手下的阜康钱庄大获其利。
作为官商,胡雪岩还经常帮助清军经办粮台转运、买办军火等生意,不仅如此,他还曾帮助左宗棠训练了一支 1000 多人、全部使用洋枪、洋炮装备的常捷军。
同治十二年(1873 年),调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要西征新疆、平定阿古柏之乱,西征钱粮紧缺,又是胡雪岩出面,帮助清**以江苏、浙江、广东海关收入作担保,先后六次出面借到了外债 1595 万两白银,从而保证了清军军费,顺利平定新疆。
胡雪岩则从借款中赚取利息差,例如跟洋行 1 厘借的,就跟清**说是 1.1 厘,有研究者指出,光是平定新疆的”西征借款”,胡雪岩从中赚取的利差就达 288 万两之多。
作为左宗棠和清**几乎是半公开的”财政大臣”,大清国的官员和各地富商们,自然对胡雪岩青睐有加。
早在 1864 年湘军从太平军手中夺取浙江后,大小将官们便纷纷将掠夺的财物等寄存在胡雪岩的钱庄中。
胡雪岩也借助着帝国官员和各路富商的存款,将自己的钱庄、当铺、生丝、药局等生意越做越大,可以说,依托着帮助清**借款、买办等特殊的政商生意,加上胡雪岩多元化经营有方,到了帝国末年,胡雪岩的名声之大,已经震撼了整个帝国。
《异辞录》就记载说,胡雪岩”藉官款周转,开设钱庄,其子店遍布于南北,富名震乎内外。
官商寄顿钱财,动辄巨万,尤足壮其声势”。
但作为依托左宗棠和大清而生的帝国首富,胡雪岩没有忘本。
对于他起家发迹的杭州,胡雪岩为当地百姓免费提供了钱塘江义渡,他还义务收敛了几十万具战争遗骸,设立粥厂、善堂,修复名寺古刹,并多次向直隶、陕西、河南、山西等涝旱地区捐款赈灾,仅仅到光绪四年(1878 年),他向各地捐赠的赈灾善款就达到了 20 万两白银。
此外,他还协助清廷开办了福州船政局,并为左宗棠调度军费、收复新疆、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贡献。
3但胡雪岩名声越大,离左宗棠越近,他的政治风险就越高。
当时,大清国上上下下都知道,湘军和淮军矛盾由来已久。
作为湘军后起之秀的左宗棠和淮军领袖李鸿章的碰撞,明里暗里都在进行着,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2年9月17日 am11:12
下一篇 2022年9月17日 am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