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 1》李贽克罗齐_(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 1)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中国史 1》是作者“ “最爱君””的倾心著作,李贽克罗齐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读的是历史,解的是人心

点击阅读全文

第 2 节 带血的皇冠

加载中…王莽 加载中…萧衍 加载中…李渊 加载中…李治 加载中…武则天 加载中…朱棣 加载中…爱新觉罗·胤礽 王莽传奇:史上唯一”民选”皇帝多年以后,面对涌入长安的更始军士兵,新帝王莽将会想起众人劝进那一幕。
其时代汉建新,开启”新时代”,春风得意。
谁知恍惚 15 年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
如今自己身败名裂,为俎上鱼肉,已经 68 岁的老王,始料未及。
王莽不会想到,自己被杀后,身体会被更始军士兵分裂,剁成肉块,而头颅则被割下送到宛城悬于闹市,甚至舌头也被人切去吃掉。
王莽更不会想到,在死后的近两千年间,自己将以”篡位者”之名遗臭万年。”
当年推我做皇帝的,难道不是天意民心吗?”
1公元前 45 年,汉元帝初元四年,王莽出生。
在古代,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的降生往往伴随着异象:什么”雷电晦冥”啊,”紫气充庭”啊,”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啊……王莽呢?
别说异象了,哪怕在王氏家族里,他的出生恐怕都不能算是个事儿。
虽说他的父亲王曼,是当朝皇后王政君的亲弟弟,但是要知道,王莽的爷爷育有八男四女,而王曼并不是长子。
按宗法制来说,王曼一支在家族里没什么地位。
而王莽也非王曼的长子: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王永。
可以说,虽然生在外戚之家,但王莽的血统,并没有给他太好的顺位。
不幸的事还在后面。
公元前 33 年,汉成帝继位,王政君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后,于是大封兄弟:以长兄王凤为大司马,权倾朝野;又封弟弟王商等六人为侯。
王氏一族,飞黄腾达,唯独王莽一家时运不济。
父亲王曼以及哥哥王永都没活到这时候就去世了。
家中没了顶梁柱,只有寡母、寡嫂和小侄子,一家人的生活不得不依靠王莽的几位叔伯。
生活的重担,夹杂着人情世故,压在了这个 12 岁少年的肩上。
然而王莽并不抱怨,他坦然接受了这一切,并在这种命运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史载: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
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
王莽待人,温良恭俭,不摆架子;侍奉母亲、寡嫂,抚养兄长的孤子,既周到,又检点;不管是结交才俊,还是侍奉家族叔伯,都委婉有礼。
王莽的大伯父王凤生病,王莽亲自照看,并为王凤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老王家飞升之后,王氏子弟多”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
相比之下,王莽的行为宛如一股清流,不仅诸位叔伯喜欢,名声也传得快。
王凤临终前,嘱托妹妹,即太后王政君照顾王莽,而王商则直接提出分自己的采邑来为王莽加封。
当时的名士,如戴崇、金涉、陈汤等人,也都为莽请封。
戴崇、金涉在今天没什么名气,陈汤却是个大人物:灭北匈奴,豪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那个人,正是陈汤。
就这样,一个家道中落的穷小子,没有耀眼的政绩,更没有军功,却在 29 岁的时候封了侯。
取得这样的成就,固然与王莽本人的德行和名望有关,与家族叔伯、姑姑的照顾有关,但最根本的,还是托时代的福:那个儒学大盛,标榜”仁”和”礼”的时代。
2与一般印象中儒学独霸古代中国政坛不同,初创时期的儒学那是相当不招人待见:遥想孔老夫子当年,周游列国,到处推销自己的治国之道,却从未被采纳。
而儒家学说的传人,如孟子、荀子等,也始终没能以儒至仕,将自己的政治理想付诸实践。
秦朝建立,儒学竟遭到一记暴击:焚书坑儒,差点断了它的气。
及刘邦立汉,政治上一面承秦制,以法治国;一面又大兴黄老之学,与民休息。
得益于汉惠帝时期”挟书律”的废除,儒学与百家思想一道,开始慢慢复苏。
汉初虽然已经有儒生仕官,但在国家治理中,儒家的主张插不进一脚。
转折点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即 20 世纪初史家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过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多年的”教导”,人们普遍认为汉武帝之后,儒家思想已经掌控了一切。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儒术并没有被独尊,百家学说也没有真正被罢黜。
甚至连汉武帝本人,其治国思路仍是以法家学说为主,杂取百家。
设太学,授儒经,这大概是儒家从汉武帝那里得到的最大好处。
数十年后,汉武帝的曾孙汉宣帝,与他的太子即后来的汉元帝有一段很精彩的对话。
史载汉元帝做太子的时候,”柔仁好儒”,见其父汉宣帝多用酷吏,行法家之道。
便忍不住劝:”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没想到汉宣帝一听就不高兴了,拉着脸一本正经地说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字字如针。
说完,汉宣帝还不过瘾,又补了一句:”乱我家者,太子也!”
元帝只是好儒,多了句嘴,就被老爸批”乱汉家天下”。
可见在汉宣帝时期,儒学尚不能被”独尊”。
而关于西汉的治国之道,汉宣帝说得也很明白——霸王道杂之。
何为霸道?
何为王道?
这个问题,后世的唐高宗曾问其臣令狐德。
令狐德回答说:”王道任德,霸道任刑。”
换言之,王道即以儒学为代表,为政以德;霸道则以法家为代表,为政以刑。
而”霸王道杂之”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不教条主义: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公元前 49 年,”仁柔好儒”的汉元帝继位。
上台后的汉元帝,不仅大肆提拔任用儒生,更是将儒学”仁政”的思想在国家治理中践行。
汉成帝时延续了这种做法。
所以钱穆才说”汉自元、成以下,乃纯用儒术”。
真正的儒学时代到来了。
而王莽本人也是顺从于时代洪流的。
史载:(王莽)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
如此,王莽以德行符合当时的价值观,因名声好而封侯也就不足为怪了。
假如他所处的时代是文景、武宣之际,就难有这种封侯的好事了。
3儒学终于兴盛了,但汉家天下却并未因此变好。
西汉末年的形势是很严峻的。
元、成时期,土地兼并严重,自然灾害频发,财政捉襟见肘,底层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虽然此时的强汉对外还是很强悍,但在帝国内部,危机四伏已不是一两天的事了。
汉元帝刚继位时,在朝中一大班儒生的建议下,撤销了盐铁官,以示让利于民。
然而讽刺的是,没过多久就因为”用度不足”,复设盐铁官。
多么尴尬。
另一方面,国内现状的差强人意,引发儒生们的普遍不满。
而灾害频发,竟让儒生们自带的天赋——”天人感应”觉醒了。”
天人感应”,是董仲舒杂糅儒家、墨家之学,将”天意”与”人事”相联系的学说。
即所谓”天之所与,必先赐以符瑞;天之所违,必先降以灾变:此神明之征应,自然之占验也”。
也就是说,当人的做法顺天意时,上天会降下祥瑞吉兆;若上天不同意人的作为,则会以灾害(水、旱、蝗虫、地震、失火),或者异象(彗星、血雨)的形式警告世人。
想当年,汉武帝之所以要”绌黄老、刑名百家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一方面是要借此突破黄老之学对汉武帝霸业的束缚,另一方面是为了以儒学的”仁”和”礼”来缓和汉法秦制所激化的社会矛盾,即”外儒内法”。
而后来汉武帝召见儒家大名人董仲舒,更多的还是希望借助董先生的学说,明君臣尊卑,借天命立大汉之威。
只是汉武帝算盘打得太好,万一这帮儒生假托天意搞事情怎么办?
公元前 135 年,汉武帝建元六年,皇帝祭祖的长陵高园殿、辽东高庙发生火灾。
董仲舒一看好机会啊,便借此作书,说这两次火灾其实是上天对汉武帝不满,以此宣扬”天人感应”。
却不想汉武帝闻之大怒,差点剁了董仲舒。
对务实的汉武帝来说,你儒生借异象、托天意粉饰太平可以,但批评时政?
绝对不行!
西汉末年的元、成、哀三帝,各方面都比汉武帝差了一大截,他们不仅性格柔弱,而像元、成二帝这样的,本身就是儒家的忠粉。
儒生们随便说两句,很容易就把皇帝带跑偏。
那玄妙的”天人感应”,彻底管不住了。
而大汉的确也是倒霉:公元前后,全球开始进入”小冰期”,自然灾害接二连三。
举目望去,天下尽是”不祥之兆”:一个接一个,没完没了。
在一片唱衰大汉的声音中,汉哀帝顶不住了。
在儒生方士的撺掇下,他祭出了大昏招——”再受命”。
公元前 5 年,汉哀帝建平二年,汉哀帝下了一道诏书:”汉兴二百载,历数开元。
皇天降非材之佑,汉国再获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夫基事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
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
什么意思呢?
汉朝气数尽了,但老刘家有幸再受一次天命,于是本皇帝现在改元,改国号,以后我也不是汉朝皇帝了,而是”陈圣刘太平皇帝”,甚至,哀帝连计时方式也给改了。
汉哀帝原本指望通过”再受命”扭转国运。
然而两个月过去了,国运还是那么烂。
汉哀帝不得不又取消”再受命”,老老实实继续当汉家天子。
然而问题来了,你不是都下诏说汉朝气数已尽了吗?
4大汉太需要一个救世主了。
在汉末的儒生们看来,革除汉末的弊政,救万民于水火,施行”王道”,势必要由一个具有圣人德才的人来完成。
即”外王”首先要”内圣”。
而时下最符合内圣外王标准的,莫过于王莽了。
王莽本身就具备很高的儒家修养。
少年时不以家贫而废学,恭身节俭,勤身博学。
对待自己的亲人恭敬以”礼”。
受封新都侯之后,”散舆马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收赡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甚众”,依然保持以往的作风,不因为身份、环境的改变而迷失自我。
公元前 8 年,37 岁的王莽继三位叔伯之后,出任大司马。
虽已位极人臣,他的作风却依然如故。”
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聘诸贤良以为掾史,赏赐邑钱悉以享士,愈为俭约。”
可以说”内圣”,在当时没有人能比王莽做得更好了。
至于”外王”,王莽无论从资源、自身素质来说,也是行王道的不二人选。
王莽以大司马秉政,又身为王氏家族的佼佼者。
其时王氏子弟分居要势,郡国守相刺史皆出其门下。
这样的身份优势,无人可比。
在任职期间,王莽也的确施行符合儒家政治理想的政策,”下惠士民鳏寡,恩泽之政无所不施”。
在大灾之年,”愿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付诸大司农,助给灾黎”,又将其得到的赏赐封地”以其千万分予九族贫者”。
甚至推动哀帝下诏议田宅奴婢限列。
公元前 7 年,汉成帝去世,汉哀帝以藩王入嗣。
面对王氏姑侄的专权,哀帝心有不满,便培植自己的外戚势力,借以对抗王氏,后来更是直接对王氏动手。
在汉哀帝的打压下,王莽卸职回封国隐居。
赋闲的日子里,王莽闭门不出,安分守己,以致后来天下吏民皆为王莽鸣冤。
汉哀帝不得不重新把他召回国都,让他侍奉太后王政君。
不同于近代袁世凯称帝时,被儿子、下属的谎言蒙蔽,王莽当时的呼声高,是货真价实的。
世家大族敬佩他的品行,黎民百姓感念他的恩德,而儒生则将他视为实现”王道”的领袖。
的确,此时的王莽也有称帝的野心,小动作不断。
但他对帝位的觊觎,更多的还是希望能借助皇权,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皇位显然不是终极目标。
说到底,王莽想做圣人。
5公元前 1 年,汉哀帝去世,在姑姑王政君的支持下,王莽迅速剪除汉哀帝的亲信,重新夺回大权。
为避免皇帝难以制约,王莽立了个小皇帝刘衎,即汉平帝。
之后,王莽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平帝。
是时,13 岁的汉平帝,娶了年仅 8 岁的新娘。
王莽成为”正牌”外戚,地位更加巩固。
公元 6 年,汉平帝居然去世了,年仅 15 岁。
这次,王莽找来尚在襁褓中的汉宣帝玄孙刘婴,即孺子婴。
然而仅将其立为皇太子,而自己却称”摄皇帝”,又称”假皇帝”,代行皇帝之职。
野心,昭然若揭。
部分刘氏宗族、汉室忠臣对此不满,便起兵讨莽。
王莽起初十分恐惧,但随着叛乱被镇压,王莽也渐渐放开了胆子。
而儒生们此时更是助王莽一臂之力。
在董仲舒将”天人感应”引入儒家思想后,面对西汉末年的困局,儒生们已然相信老刘家气数已尽,甚至连部分刘氏宗族的儒者,也对自己家族的命数失去信心。
所谓禅让之说,在汉哀帝时就已高涨,汉哀帝自己甚至也动念要将天下禅让给自己的男宠董贤。
而王莽为了减少篡位的阻力,大肆鼓吹谶纬神学,比如哪里挖出一块石头上面写着”求贤让位””汉历中衰,当更受命”云云。
各种祥瑞,各种符命纷纷”被发现”。
压断西汉骆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就这样被儒生们放上去了。
公元 8 年,53 岁的王莽在朝野广泛的支持下,代汉建新。”
皇帝”前面多余的字去掉了,王莽可以名正言顺实践自己的政治抱负了。
诏令次第发出,王莽改制拉开帷幕。
主要的内容概括起来,大概有如下几条:一,天下的田地更名为”王田”,严禁买卖。
家中男丁不足八人而田地超过一”井”者,多余的田地必须分给九族、邻里和乡党;二,解放奴婢,禁止买卖奴婢;三,改革币制,仿照古币,发行新货币;四,变更地名、官职名称;五,盐铁、布帛国有化……王莽改制的灵感,皆以儒家经典的政治理想为根据,效法周礼进行改革。
王莽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重回三代大同之世,救万民于水火。
胡适写《王莽》《再说王莽》二文为王莽翻案时,称赞王莽是一个大政治家,并给了王莽一个头衔: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
有人给王莽的政策提意见,说你这么搞,新朝要完。
然而此时的王莽却已不是当年那个”折节恭俭”的谦卑者了。
面对劝谏,王莽闭目塞听,不仅不为所动,甚至将劝谏的人免职。
在对内改革的同时,王莽也不忘与周边四邻建立新型外交关系。
称帝后,王莽以”天无二日,士无二王”为由,将原先册封的周边小国国王改封为侯,令其大为不满,一时间西北、西南战乱四起。
在东北,王莽征服高句丽,将其改名为”下句丽”。
而对匈奴,王莽也一改以往的友好政策,不仅将”匈奴单于玺”代之以”新匈奴单于章”,还下诏令将匈奴单于改名为”降奴单于”。
北境由此再无宁日。
战争激化了改制造成的矛盾,让西汉末年留下的病症一齐发作。
最后,这场”法古改制”的结果大家都是知道的。
6西汉儒生的三观,一向是很奇葩的。
汉宣帝时召集群臣,想给他的祖爷爷汉武帝上庙号。
西汉一代,皇帝去世之后,大多数都有谥号。
现在人们所称呼的汉文帝、汉景帝、汉昭帝什么的,都是谥号。
而庙号,在西汉,一定是特别有成就,特别有作为的皇帝才能拥有。
比如文景之治中的父子俩,汉文帝的庙号是”太宗”,而汉景帝呢,没有庙号。
所以当汉宣帝君臣讨论汉武帝庙号时,有一位叫夏侯胜的大儒发话了。
他说: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用,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
蝗虫四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亡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
在他眼里,汉武帝因为不行仁政,于百姓没有恩泽,就算他武功了得,也不配享有庙号。
所以前文提到的汉宣帝对西汉儒生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中肯的。
所谓:”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
在儒生看来,盛如武帝、宣帝之时的西汉都尚不足取,更何况病魔缠身的暮年西汉了。
眼前困难越大,他们便越怀念过去,否定当下,一味求古而不思进取。
王莽不仅是西汉儒生的代表,也是一种文化思潮的代表。
王莽的失败,固然与他个人晚年过度自信、刚愎自用有关,但最根本的当时儒家治国理念的失败。
吊诡的是,王莽死了,他的历史就定格了,但儒家思想却不会。
在后面近两千年的时间里,儒家思想不停地演变、进化,不断地完善,最终成了君主专制正统不二的维护者。
而在西汉坑掉老刘家江山的黑历史,渐渐没有人再提起。
毕竟错误都是个人的,”儒家学说”这么正面的伟大思想怎么能背锅呢?
就这样,王莽,史上独一无二的”民选皇帝”,最名正言顺的”篡位者”,在为理想打工的路上,被理想给坑了。
历史上有很多人,如司马懿、唐玄宗等,大半辈子好评如潮,却最终晚节不保。
假如王莽死在 53 岁而不是 68 岁,后人将如何评价他?
后世篡位者很多,但如隋文帝、宋太祖之流,皇帝当得尚可,所以也不曾像王莽这样受到后人的批判。
如果王莽改制成功了,后人又将怎么说?
可惜没如果。
梁武帝:一梦扭乾坤1公元 548 年,梁武帝太清二年。
这一年是梁武帝萧衍在位的第 47 年,也是他人生中的第 85 个年头。
在当时,论在位时间长短,梁武帝只输给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而论寿命,梁武帝却是之前历代皇帝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即便加上后世,也只是不及号称”十全老人”的爱新觉罗·弘历一人而已。
乾隆帝自称”十全”,不过是倚仗武功十件。
虽然也很了不得,但毕竟只是武功啊:哪怕是攒够一百个武功,以此得名”百全老人”,也未免太过单调了。
相比之下,梁武帝虽然武功没有那么完满的数字,但论权谋,论治国,在位 47 年的他,已然足够位列”千古一帝”之席了。
而论文学,梁武帝也是当之无愧的一代文豪。
他的诗歌他的赋,在文学史上说起来,比起那位写诗万首却无一被人记住的弘历,不知高明到哪里去了。
然而梁武帝终究不能算是”千古一帝”,萧衍也因此更多地被后世以”文学家””佛系天子”这样的名头记住。
一切的一切,只因萧衍多活了一年,而梁武帝在位最后一年的那件事,不仅毁灭了他的生命,也毁掉了他的名声。
所有的一切始于一个吉祥的梦。
公元 548 年的某日,梁武帝睡觉时做了一个梦,史载”高祖梦中原平,举朝称庆”。
他将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宠臣朱异,并自吹”吾为人少梦,若有梦,必实”。
善于拿捏圣意的朱异说,这是”宇内方一之征”。
果然没过多久,东魏一员大将便携所辖河南地向南梁献上了降表。
来者何人?
侯景也。
2侯景,字万景,鲜卑化羯人。
此人打小就行为不羁,深为乡里人所忌惮。
成人后”骁勇有膂力,善骑射”。
北魏末年,侯景投军,先后在鲜于修礼、葛荣、尔朱荣帐下效力。
而当尔朱荣被高欢诛灭后,侯景投了高欢。
侯景虽然为人”残忍酷虐”却驭军严整,每次打仗所掠得的财宝,皆班赐将士,所以侯景的军队颇有战斗力。
侯景也因此很受高欢的重用。
公元 534 年,高欢立孝静帝,建立东魏,自己独揽大权,而侯景则被高欢委以重任。
史载:”魏以为司徒、南道行台,拥众十万,专制河南。”
简单说,黄河以南直到梁境、洛阳以东直到大海的大片土地,都是侯景的地盘。
对高欢,侯景是服的,敬称其为”高王”;而对高欢的长子高澄,侯景却非常不待见,直称其为”鲜卑小儿”。
史载侯景曾扬言道:”王在,吾不敢有异;王无,吾不能与鲜卑小儿共事!”
另一边高欢对侯景心里也是非常有数的。
公元 547 年,高欢病重时,对其子高澄说:”侯景狡猾多计,反覆难知,我死后,必不为汝用。”
于是高氏父子便写信召侯景入朝。
侯景显然也不是省油的灯,他知道高王一死,自己也必大祸临头。
见到召自己回朝的书信,侯景心中颇为不安:这时候回去,不等于送死吗?
于是在高欢去世数日后,侯景果然反了。
侯景的地盘,处于东魏、西魏、南梁三国的交界处。
这块地虽然不小,但毕竟是四战之地,凭这个自立,独自对抗三国的哪一方,都是很扯的事。
所以在举起反旗的那一刻,侯景就张罗着找靠山了。
他首先想到的是西魏。
在高欢立孝静帝建立东魏后不久,他的死对头宇文泰就立文昭帝建立西魏,与东魏对峙。
当时的三国若说哪家最强,东魏、南梁也许还能争一争,但若说谁最弱,那真的非西魏莫属了:国土小,经济弱,人口少。
应该说,侯景的选择是很精明的。
身为东魏大将,叛归主子的死敌,又求以河南六州内附,这对西魏来说,难道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吗?
然而西魏的话事人宇文泰,可是老油条。
在他眼里,这桩看似稳赚不赔的买卖却因为侯景的存在而风险陡增。
都知道侯景这人反复无常,算上高欢父子,侯景可是已经换了四个东家了。
而且几乎每换一个东家,都会与前东家为敌。
今天他投了我,明天他又叛我,怎么办?
所以宇文泰对侯景的答复是:好啊,欢迎啊。
不过你得入朝为官,而你的地盘,则由我派人接收。
侯景一看傻眼了:这跟高氏父子召我回朝有区别吗?
于是侯景表面上接受西魏所封官爵,却又暗地里寻求第二选项——南下投梁。
3面对这封降表,梁武帝君臣要怎么办呢?
群臣廷议时,以尚书仆射谢举为首的一干大臣均表示反对。
理由有两个:其一,还是侯景的人品问题。
虽然这人能征善战,但他反复无常啊,谁能保证他会忠心为南梁效力呢?
其二,如谢举所言,南梁”顷岁与魏通和,边境无事。
今纳其叛臣,窃谓非宜”。
此时南梁与东魏高氏,关系尚好,接纳东魏的叛将,不是明摆着要破坏两国关系吗?
梁武帝虽然很想接纳侯景,但一听群臣这么说,自己也犹豫了。
大清早自己一个人来到武德阁,自言自语道:”我国家承平若此,今便受地,讵是事宜,脱致纷纭,悔无所及。”
老人家内心是纠结的。
而深谙圣意的朱异此时又出现了。
朱异应声答道:”圣明御宇,上应苍玄,北土遗黎,谁不慕仰?
为无机会,未达其心。”
上来一句把老人家捧得高高的:圣上英明,天命所在,北方的人都想着归顺呢,这不是没机会吗?
紧接着朱异又说:”今侯景分魏国大半,输诚送款,远归圣朝,岂非天诱其衷,人奖其计!
原心审事,殊有可嘉。”
点明两件事,第一侯景带来的是”魏国大半土地”;第二,这是”天诱其衷”,老天的旨意。
最后朱异不忘补一刀:”今若不容,恐绝后来之望。
此诚易见,愿陛下无疑”。
人家来投你,你不收,以后还会有人来投你吗?
三下五除二,把老人家说动了。
想想那大片河南土地,想想良将,想想天命,想想自己的年纪,想想功业,想想那天做的那个梦,梁武帝下了决心:”得景则塞北可清;机会难得,岂宜胶柱!”
于是梁武帝封侯景河南王、都督河南北诸军事、大行台,并先后两次派兵北上,支援侯景,为首大将乃萧渊明。
4萧渊明之父萧懿是萧衍的兄长,让亲侄子统兵出征,这种事放在宋、齐两代是罕见的。
两代都以屠戮宗室出名。
叔侄这么近的关系,莫说掌兵,能保住命就不错了:刘宋前废帝刘子业在位时,百般虐叔,最后却被自己的叔叔刘彧反杀了。
宋明帝刘彧上台后,旁支上位心中不安,于是杀光各路侄子。
宗室之惨,难以名状。
然而萧衍是个慈父。
虽然早年挥军征战四方,刀下鬼多得数不过来,虽然覆齐建梁之后,对齐明帝萧鸾一系几乎斩尽杀绝,但与宋、齐的篡位者不同的是,萧衍不是嗜杀之人:对萧齐宗室的杀戮,仅限于萧鸾一系,而对自家宗室的重视和爱护无以复加。
比如对亡兄萧懿的儿子,尽数封侯;而对萧琛、萧景等宗室,均委以要职。
甚至,有的宗室触犯了法律,萧衍也网开一面,不予追究。
对待宗室,萧衍一直怀着一份亲情,以致当时史臣有论:”高祖光有天下,庆命傍流,枝戚属琏,咸被任遇。”
对宗室如此,对自己的儿子就更不用说了。
除了长子昭明太子萧统外,其余七子均封王,各镇一方。
其中二子萧综之事,让老人家特别费心。
当年萧衍起兵反齐、诛杀东昏侯萧宝卷之时,萧宝卷的妃子吴氏已有身孕。
后来吴氏被萧衍纳为妃,仅七个月便生下了腹中的孩子,即萧衍的次子萧综。
宫中人多疑此非萧衍骨肉,萧衍却不疑,照样封王。
萧综长大后,吴氏因忌恨失宠于萧衍,故对萧综说出了身世。
萧综大惊,决心与萧衍决裂。
在一次与北魏的战争中,萧综趁机投靠了北魏,更名萧缵,并表示为东昏侯服丧。
萧衍知道后非常生气,下令”削爵土,绝属籍,改其姓为悖氏”,但很快又恢复原来的样子,甚至封尚在梁土的萧综的儿子为侯。
可见萧衍心中的放不下。
萧衍对亲子如此,待养子亦不薄。
侄子萧正德,在萧衍长子萧统尚未出生时,被过继给萧衍做儿子。
等到萧统出生,萧正德又回归本宗。
萧衍称帝后,封他做侯。
由于落选太子,萧正德怀恨在心,居然投奔了北魏。
神奇的是,一年以后,在北魏混不下去的萧正德居然又跑回了南梁。
更加神奇的是,萧衍居然没有责骂他!
只是流着眼泪劝诫了一番,不仅恢复了他的侯位,还封了将军。
萧正德回梁后,恶性不改,到处为害,然而萧衍也没怎么惩罚他,还给他升官。
549 年,萧正德竟是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担任守卫京畿的要职了。
很快,萧衍的宽仁便收到了”回报”。
5萧渊明带兵北上支援侯景,入了东魏境内,梁、魏正式撕破脸皮。
侯景见南梁派兵来了,心中暗喜。
另一边东魏自然也没闲着,迅速组织人马,南下驱敌平叛。
这一次,侯景和萧渊明运气不太好,因为东魏派来的军队,领军的是大都督高岳,而实际指挥作战的,则是慕容绍宗。
史载侯景最开始听闻东魏派来的将领是韩轨,不屑地说道:”啖猪肠小儿!”
后来听说来的是大都督高岳,侯景还是一副很牛的样子:”此尔。”
等到听说慕容绍宗到了,侯景”扣鞍”曰:”谁教鲜卑小儿解遣绍宗来?
若然,高王未死邪?”
吓得以为高欢诈尸。
之后发生的战事,也的确印证了所谓”侯景克星”慕容绍宗的实力。
先是闪击萧渊明,一战生擒。
然后与侯景耗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2年9月17日 am11:12
下一篇 2022年9月17日 am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