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方唐小梅(重宝莫寻)完整版免费阅读_重宝莫寻最新章节阅读

历史小说《重宝莫寻》是作者““低脂大叔”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何方唐小梅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卧龙山藏有张献忠金银财宝的传闻流传了百余年了只有少年的何方找到了寻找财宝的线索于是寻找财宝又变成了寻找何方
官府在问何方在哪儿?听说何方在何家大火中不翼而飞了
绿林好汉在问何方在哪儿?听说何方在金银山的骷髅洞出现了
豪门望族也在问何方在哪儿?听说何方帽儿顶当了山大王了
其实何方哪里都没有去,他一直就在金银财宝旁边,守护金银财宝

点击阅读全文

第一章 埋葬双亲

不知道过了多久,何方睁开了眼睛。

他看见周正通在身旁,正生起一堆火燃得正旺。火堆里几根弯曲的枯木顿时让何方揪心一震,恍惚间,他看见那是骨头。他眨眨眼睛,看清了火堆里那是干柴。周正通的道士衣服正在火焰边烘烤着。

看着那火,何方的眼里忽然就浮现出那些鬼火,他吓得闭上了眼睛。可是闭眼之后,这样的场景更加汹涌而来。

周正通安慰着说:

“别怕,人都死了。有,也只有我的剑下鬼。”

何方听得后背发凉,他强装镇定,向四周张望一番。四周一片漆黑,要不是洞口能看见天上灿烂的繁星,他根本无法区分哪是洞里哪是洞外。

两人无话,何方许久才鼓起勇气,说:

“我要回家……”

他没有说完,就呜呜抽泣起来了。

周正通没有看他,冷冷地说:

“等我衣服干了,我和你一起下山。不过得先去四方观找找我师父和师弟们。”

何方看了看那衣服,也快干了。他立即四下瞅瞅,看能不能找点儿柴禾。四周除了黑暗,还有从黑暗里时不时传来的“唉哟”、“救救我”的哀嚎声。

何方听得身上一阵一阵地起着鸡皮疙瘩。周正通那身印红的衣服,烤干了,他毫不在意地穿在了自己身上。

周正通指着洞口,对何方说:

“那角落里有水,你渴了的话,喝些水吧!”

何方望向洞口,这才听见洞口的确有涓涓细流声。不过,他无心喝水。

“那就走吧!”

何方紧跟在周正通身后又一次进入黑暗之中。先前洞里的经历,依然让何方心有余悸。洞里偶尔传来急迫地求救声,让何方几乎就要夺路而逃。他迈着僵硬的步伐,跟着周正通的脚步。

不多时,他们终于到了最底层的洞口。周正通和何方一前一后,借助藤蔓,踩着石窝下到河滩。

河滩上横七竖八地摆着尸体,空气中隐隐地飘着臭味。夜幕里鸟的叫声和野兽的行迹声,让神经紧绷的何方仿佛又到了地狱一般。更可怕的是,四周夜幕里,几双闪耀着绿光的眼睛,在黑暗里飘浮游动,发出“嗷嗷”地嚎叫。

何方抓紧了周正通,他现在不确定自己是在人间,还是阴曹地府。他只确定一件事情:紧跟着道士。

两人从一尺道,踏着干涸的血渍,走上四方观。

高山远眺,东方已经发白。晨曦里,昨天还完整的四方观,现在只剩下残垣断壁。

周正通内心的仇恨和悲痛在翻腾着。他四处搜索着师弟们的尸首。从四方观到悬崖下,兜兜转转,两人找了好几圈,却没有找到吴道长的尸体。

最后两只得将七位师弟埋在了登仙台。

三叩九拜之后,周正通跟着何方下山了,除了保护何方外,他主要是想寻机复仇。

何方带着周正通回到卧龙村。何家里的房子已化为一地黑炭。灰烬中还有两具烧焦了的尸体。灰烬外,还躺着土匪和官军的尸首。这些尸体已经腐烂,散发着臭味。

周正通被眼前的这一幕震撼了。他看了这一切,心里猜想这肯定是官军造的孽。

何方看着昔日的家园,如今只剩一把灰,呆呆地走到那两句焦尸旁,嚎啕痛哭。

这哭声把周围仅剩的邻居和村民引来了。

罗张氏带着罗春兰,慌张地跑来,罗张氏拉住春兰,死活不让她凑近,只隔着一段距离看着何方。

围过来的村民开始有人喊:

“都是你们何家惹的货,把我们卧龙村害苦了。”

“就是!都是你何家害的!”

“我要去官府告发他……”

“方娃子你说找到了金子,金子在哪里?在哪儿,不说我们就去报官了”

……

何方在悲伤之中,他没有想到此时村民如此地忘恩负义。他爸何首乌每次进山回来,左邻右舍没少拿山货。他满腔怒火委屈,都说不出来,只化作了愤怒的仇视。

何方这样的举动起不了丝毫作用。反而让大家都动起手来。村民要把失去粮食、失去财物、失去名节,失去亲人的痛苦和冤屈都发泄在何方身上。

罗春兰实在看不下去,挣脱罗张氏的手,朝何方冲了过去。她嘶声力竭地替何方说情,却被众人的口水淹没。

幸好还有周正通在场,他抽出长剑,大声呵斥说:

“都给我住手。滚回家去。”

村民们还是惧怕那把血渍未干的长剑,纷纷后退了些。

“你是哪个?不要管这里的闲事!”

“对呀,你知不知道,何家把我们卧龙村害惨了……”

周正通挥舞着那把剑,用剑指着说话的村民,说:

“我是山上四方观的道士。”

众人面面相觑,人群里有声音问:

“四方观,我见过吴道仙,他不是穿这样的衣服!”

周正通缓缓收回剑,说:

“吴道仙是我师父。我师父被知县所害,仙逝了。至于我这身衣服,都是官军的血!”

周正通说完,人群里胆大的人走近瞅了瞅,闻到了一股血腥味儿,突然又炸了锅。

“唉哟,真是血干了的。”

村民吓得后退了几步,一副见了鬼的样子,不敢上前。

“冤有头,债有主,是知县害了你们,也害了我师父。”

村民们逐渐议论起来。

“哎哟,吴道仙也被害了哟!天老爷瞎了眼哟……”

“狗日的知县,那个天棒龟儿子,连吴道仙都害了。”

“狗日的知县,到了村里就抢钱抢粮,还把我女人给……哎哟!”

“知县说,何家与土匪勾结,要我们报官……”

周正通厉声高喊:

“知县说谎,他跟土匪一样,杀人抢财物。何方跟你们一样,被知县和土匪所害。”

何方不关心着村里发生的不幸。他转身,又走到他爸妈焦尸旁。一阵痛苦之后,他决定把他们埋了。但看着这样的焦尸,何方又无从下手。

罗春兰赶紧跑回家,从自家的床上,拔了两张破麻布拿了过来。

罗张氏和几个村民也过去帮忙,把何首乌和何李氏的遗体包裹好。

周正通从他的包裹里,拿出一锭银子,对着一众村民说:

“谁家有棺木,我买。”

众人都盯着那银子,眼睛直了,却摇着头。

罗张氏在一旁说:

“山里人家,哪里用得起寿木。有草席麻布裹着,就差不多了。”

周正通收回银子。他在周围转了一圈,找了一块地,前后左右看了一番,用手比划了几下,说:

“功德主可在这里栖身,位置尚佳。”

罗春兰又带来了锄头,在周正通、罗张氏和罗春兰帮助下,何方把他爸妈的埋葬了。

周正通哼唱着调子,算是超度亡魂。这声音却把罗春兰唱哭了。她说:

“我爸被官军当作土匪抓走了,恐怕连个尸首都收不回来了。呜呜呜……”

就在老屋的旁边,两座新坟堆前,何方久久舍不得离开。他深深地感到,离开了这堆土,他还能去哪儿?

“方娃,走,去我家吃顿饭吧!”

“方娃,走了!”

“方娃……”

罗张氏接连喊了几声,何方才迈开脚步跟着罗春兰,到了她家。

罗张氏在厨房忙碌了一阵,做了简单的饭菜。四个人围着桌子,心思都不在饭菜上。

半响,何方才问:

“罗叔几时被抓?”

罗张氏哽咽着把知县带着残兵败将到村里为非作歹事情都诉说了一遍。

“现在村里都传开了,都说你何家跟土匪有勾结。卧龙村都是因为你何家把大家害了。”

周正通听得来了气,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可恶至极。”

周正通这一巴掌,顿时让罗家两女人不敢出声。

良久,罗张氏去屋里,拿了一块红绸布。她把绸布一层一层地摊开,里面藏了大约有五十文铜钱。

罗张氏把这五十文铜钱推到何方面前,伤心绝望地说:

“方娃,卧龙村你们是呆不下去了。拿着这些钱,你带上春兰走吧!瘸子被抓了,我和春兰这日子也莫法过下去了?”

罗张氏这话一出,罗春兰顿时抱着她的肩膀大哭了起来。

何方也被罗张氏这个举动惊呆了。他自己已经是孤家寡人一个,亲人没了,家没了,无处落脚,更无处谋生。他说:

“你们不要哭了。我决定去找知县,用我换回罗叔和村里的人。”

何方语出惊人。

周正通震住了。他忽然敬佩这个年轻人的勇气和胆识。反正他要找知县报仇,心里当即就决定与何方一同前往。

罗张氏一脸地担惊受怕。

“方娃,你莫去,去了就……”

罗春兰的心里比她妈还着急,紧紧地摇着嘴唇,都咬出血了。

何方站起来,对周正通说:

“你刚才的银子呢?给我,算我借你的。”

周正通虽然不明白这家伙要五两银子的目的,但还是拿出来了出来给他。

何方把五两银锭递给罗春兰手里,他本想说:以后找个好人家吧。但始终都没有说出口。

何方转身出了罗家的大门,周正通紧随其后。

这两人一前一后,很快就出了村子。罗春兰一路小跑跟随,她看着何方快要消失在视线,终于忍不住大喊:

“方哥,我等你回来。”

这声音在山间回荡,何方也听得清楚真切。

卧龙山的另一边,王三彪偷了徐牧的金银,偷偷地到了两河口。他决定在两河口暂避一阵。

两河口又名两河坝,是支流走蛟河与主河后江相汇冲积而成一块河谷平坝。

两条河相汇后像一个“Y”字把这块平坝分成北东西三块区域。

王三彪到了两河口的东面。河东的大户是马靖忠。

马靖忠是个茶商,他的生意,向北翻过大巴山,越过秦岭到西安,远到北边的蒙古去了;向东,翻越巫山到宜昌,再转到苏杭;向南到云贵,远到广西越南了。

马家将茶运到外地客商,收了银钱,或者换成蒙古的皮毛,江浙的洋货,到内地倒卖。两头都有银子赚取。

最近从西安归来的马家茶队,跟着回来了很多流民,豁豁呀呀地操着北方口音,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王三彪在路边的小摊吃着东西,突然一个声音向他恳求说:

“大哥,给口吃的吧!”

他一看,一个年纪、身形与他相差无几的流民,双眼瞪着他的碗,不停地咽口水。

王三彪没打算理会,摸不准给了他吃食,周围一帮子流民就围过来了。他只顾自的吃,眼看着就要吃完了,手却被拉住了。

“大哥,这个给你,换几碗吃的。”

王三彪一看,那流民拿着那是一个墨绿色圆形玉器。

他不由自主地放下筷子,接过那玉器,对着光瞧了瞧,晶莹剔透的。他回想起以前在通州当铺当过一个女人手镯,值当了不少钱。

王三彪问:

“这是什么物件?”

那流民忙回:

“这是扳指。”

“哦,扳指!”

王三彪听说过这东西,有身份的人常带的。多是象牙、瓷器的,玉的少见。这墨绿色的他还是第一次见。

“这玩意儿值几个钱?”

流民立马说道,在北方老家,可买几亩地和一所民宅。

王三彪一听,瞪着不相信的眼睛,反问道:

“你有这好东西,怎么落得如此下场?”

那流民说:

“一言难尽,实在是一言难尽啊。”

说着,一个大男人就流出了几滴眼泪。

王三彪脑袋里滴溜一转,顿时有了个主意。他马上招呼摊子的老板儿,煮了两碗吃食给那流民。

卖吃的摊主摆了摆手,有些不太情愿,说:

“老哥,这些人,要是身上有啥值钱的物件儿。至于挨饿?你莫要被别个骗了。”

王三彪回了一句:

“我自有分寸,你做吃食就是了。”

那流民感激着作揖答谢,讨好着说了一句:

“一眼就瞧出大哥识货。我早些用这个与小老板用换吃的,可他们都不识货,只认铜钱。”

王三彪“呵呵”地瞧着。待吃食上来,那流民端起碗就是一顿狼吞虎咽。

趁着吃完的空档儿,王三彪问:

“你叫啥子名儿?哪儿来的?”

流民回说:

“小弟姓刘,叫刘康平。河北沧州人。”

王三彪从来没有听说这个地方,以为就是卧龙山周围十里八乡的。

“这些年也没啥灾荒,为啥弄成这般模样?”

刘康平进一步说道:

“大哥有所不知。北方先有拳祸,后有洋人进了京城,连皇上和老佛爷都逃亡去西了。我家不得不跟着朝廷西逃。唉,一言难尽。”

王三彪只是把“逃亡”听得明白,他不明白皇上怎么逃亡到西安?刘康平又为什么跟着皇上逃亡?这些流民都是跟着皇上逃亡的?一系列的问题,让他连连发出“啧啧啧…”

不过这些都跟他无关紧要,紧要的是他注意到了这刘康平的言谈举止。他心里的那个主意越来越清晰。他继续问:

“你打算去哪儿?”

刘康平回答:

“我打算去成都府。早就听说西川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少祸乱,有粮吃。李隆基都去的地方,应该是不错的地方。”

这些话,王三彪也是没听得多少明白,他急忙说:

“去成都可远了。一路上得有准备。今儿你把这贵重东西给我了,我也回你一件东西。”

王三彪看了看周围,并没有人注意到他俩。他压低声音说:

“你只管沿着这条大河向南去200余里,有个通州城。去城里找一家叫万源当的当铺,你就用王三彪的名字,去那里取一件金子做得物件,准保你去成都的一切用度。”

刘康平听后,对王三彪感激涕零,说了一堆感激的话。

王三彪此刻得意着,此人冒充王三彪在通州出没,他本人就可以放心在这世上安生了。

王三彪还给了刘康平去通州的盘缠,把那冤大头打发走后,王三彪摸了摸兜里的硬邦邦的金银,心里那就一个舒坦,好像金银山二当家,从此就销声匿迹了。

                       

点击阅读全文

上一篇 2022年9月29日 am9:15
下一篇 2022年9月29日 am9:16